下半年稳增长、稳物价、稳出口、稳投资的挑战不小,总需求扩张和预期回升还需要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发力正规配资论坛,保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
本报评论员 胡光旗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6月CPI同比由5月的下降0.1%转为增长0.1%,在连续四个月同比下降后迎来首涨。扣除食品和能源影响后,核心CPI保持温和回升。从上半年整体情况来看,CPI同比下降0.1%,跌幅可控,但依旧偏弱,促进物价企稳回升的目标还需要后续政策加力支撑。
6月物价涨幅回升,主要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以及前期政策拉动有关。首先,油价和金价的波动对CPI的影响比较明显。上半年交通工具燃料累计下降7%,对物价造成一定拖累。不过,受到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等因素影响,国际原油价格自5月初触底之后,6月实现一波逆势抬升,对6月物价的下拉影响有所减弱。不过从整体情况来看,油价仍处于震荡下行的趋势之中,下半年对物价的下拉作用仍旧不可忽视。4月下旬以来,国际贸易关系变化复杂,利好利空因素交织互现,金价维持高位震荡态势,国内金饰品价格依旧偏高,对物价有一定的拉升作用。
其次,今年以来,“两重”“两新”政策持续显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国内需求回暖,消费者对家电、手机、平板的“以旧换新”意愿依旧强烈,从而导致文娱耐用消费品、家用纺织品和家用器具回升,对整体物价形成有利影响。此外,今年新能源汽车领域一度出现价格战,尽管行业和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整治价格“内卷”,但由于汽车价格是CPI的重要组成部分,前期的降价以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渐趋饱和导致的需求回落,还是对整体物价造成了一定影响。
不过,6月PPI依旧偏弱。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偏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盈利。企业盈利空间的持续下降,一方面将制约企业的投资扩张意愿,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企业员工的工资收入乃至就业,因此扭转工业产品价格弱势是当务之急。
市场目前期待下半年的政策导向。整体来看,宏观政策的导向应当不会发生变动,依旧聚焦于扩大内需和稳定物价,全力稳定国内需求,并大力发展同非美地区的贸易关系以稳定外贸增速。从货币政策来看,下半年宽松的条件依旧存在,存款准备金率还有下调的空间,但考虑到银行业净息差和盈利情况,很可能会保持相对克制。结构性货币政策的使用或将加大,市场对总量型工具的期待应当更加理性。从财政政策来看,财政收入支出进度和过去几年的平均进步大致相当,收支差额增大,下半年财政政策的发力点显然不能仅依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而要继续依靠国债和地方债发行,保证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时打开发力空间。三季度政府债券的发行节奏将继续加快,为“两重”“两新”以及科创产业升级等领域提供更多资金支持,从而尽快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这需要央行重启国债操作予以配合。从物价方面来看,尽管6月物价出现向好迹象,但其中存在国际环境的临时性冲击因素,下半年物价运行还需进一步提振,核心通胀还会小幅改善。
综合来看,下半年稳增长、稳物价、稳出口、稳投资仍面临一定挑战,总需求扩张和预期回升还需要逆周期调节政策持续发力,保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顺利实现。
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