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在1岁半到2岁之间正规配资论坛,经常会在睡着后1个小时左右,突然开始哇哇大哭。
我赶紧跑进卧室安抚他,但是我发现不论说什么,孩子都像没听见一样,只管扯着嗓子哭。
我试图去抱他,他会把我推开,蹬腿使劲踢我,拒绝我。
安抚了近5分钟不见效,我猛然明白这应该是夜惊了,估计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
它属于睡后大哭的一种类型,还有其他睡后大哭,我们在另起一篇文章细说。
01
什么是夜惊
夜惊属于一种非正常觉醒。
非正常觉醒通常发生在第一或第二个睡眠周期的末期,发生在入睡后1-4小时的区间里。
这个时候的孩子根本不是处于完全觉醒状态,无法意识到自己当下的行为-----《法伯睡眠宝典》
展开剩余86%大白话说就是:孩子身体醒了,大脑却没彻底醒过来,困在了半睡半醒的懵圈状态。
夜惊时候,孩子的显著表现是:
毫无征兆的、闭着眼睛大哭,哭得非常激烈。
意识不清醒,手脚乱踢乱打,表现出惊恐不安的情绪。
拒绝安抚,推开家长。
安静后,孩子很快又能睡着。
次日早上醒来也不记得昨晚哭着醒来的事情。
02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夜惊
下图是孩子的睡眠阶段图,我们可以看到:
孩子在入睡后3小时以内,要从深睡期经历一次到两次的半苏醒状态。
清醒、做梦、深睡三种状态会在这个状态下混合在一起。
此时,人体的觉醒系统会竭力让身体醒来,而睡眠系统却不想让身体醒来。
两个系统同时作用于人体,从而导致孩子出现了半睡半醒的状态。
这就是夜惊形成的基础条件,本质上还是属于生理现象。
只不过不同的孩子因年龄、生理状况、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差异表现出不同的强度。
轻一点的就是哭闹、尖叫,重一点的非常惊恐,满屋子乱跑等。
03
如何应对孩子的夜惊
对于非正常觉醒的孩子,理论上的办法是:
让非正常觉醒顺其自然的进行完毕,也就是说孩子夜惊的时候,家长最好远观。
等孩子自己停下来,当症状消失以后,帮助孩子重新入睡(此方法来源于《法伯睡眠宝典》)。
但是我自己试了一下,看到孩子哭得很伤心,我内心防线就崩溃了。
真的很难做到站在旁边静观其变,啥也不管。
我想大多数父母应该会和我一样,做不到“冷静远观”吧,
所以我采取了开灯彻底唤醒孩子的方法,然后再哄睡。
这个方法有没有弊端呢?
根据我的观察,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利的影响,我儿子在3岁以后也没有出现过夜惊的情况。
所以,我个人的实践经验是:
当孩子出现夜惊的时候,不用浪费时间安抚他,反正他也听不进去。
不如直接把灯打开,让突然出现的光线给孩子的大脑来个强制开机。
孩子的大脑一旦彻底进入清醒模式,夜惊就结束了。
给他擦擦眼泪鼻涕,喝口水,抱一抱亲一亲,关上灯,继续哄睡就行。
能不能直接把孩子抱到客厅去?离开卧室?
当然也可以,但是我估摸着你根本就抱不起来,因为夜惊时候的孩子,拳打脚踢,六亲不认,武力值爆表啊。
04
如何减少孩子夜惊的频率
总体来说,夜惊是一种正常现象,几乎每个孩子在1-5岁之间都会出现那么几次,我们不必太多担心。
除非特别严重、持续时间很长的夜惊,保险起见,我们可以咨询医生,排除生理缺陷。
正常孩子的夜惊现象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除的。
虽然夜惊无法完全避免,但是我们可以从日常护理手段上,减少夜惊发生的频率:
1、不要让孩子在晚上入睡前过于兴奋
很多家长存在着一个误区:认为孩子要在睡前充足放电才能睡得好。
于是在临睡前使劲儿逗孩子大笑,或者在家里疯跑。
放电这个概念本身没有问题,但若在错误的时间段放电就会好心办坏事。
兴奋、激动等情绪会让孩子体内的肾上腺素飙升,刺激大脑神经越来越嗨,哄睡难度加大,睡着后,还很容易造成夜惊。
所以,睡前一个小时,不要让孩子过于兴奋、激动。
正确的做法是:洗个舒服的热水澡,换上舒服的睡衣,坐上床上和孩子一起看看书,说说悄悄话。
给大脑做个睡前放松SPA。
2、不要在睡前打骂孩子,让他哭着睡着
我之前有个客户妈妈,她娃是个妥妥的睡渣,每天晚上入睡都很困难,关上灯要折腾一两个小时才肯睡。
妈妈刚开始还很有耐心的陪孩子聊天,给她讲故事,架不住天天如此,耐心崩盘,大吼一顿外加几巴掌,把孩子揍哭了。
虽然孩子哭着很快就睡着了,但是连续一周,都会在睡后出现夜惊,爆哭。
孩子在睡前被揍一顿,积累的恐惧、伤心的情绪会导致激素波动,这部分记忆也会在睡眠中重现,夜惊就很容易被触发。
孩子的好睡眠不是揍出来的。
正确的做法是:找到孩子入睡困难的原因,增加孩子的睡眠需求,关灯后,妈妈要持续使用装睡招数,不要打骂孩子,激发负面情绪。
百无聊赖的孩子自然而然就睡了。
3、保证白天高质量小睡,不积累太多的睡眠压力
如果孩子一整个白天都不怎么睡觉,那累积的睡眠压力就会越来越大。
疲倦状态下产生的皮质醇等激素会越来越多。
这些激素会强制孩子的大脑和身体保持警戒、紧张的状态,无法顺利进入睡眠需要的放松状态。
越累越不睡,越不睡越累,就是这么个恶性循环,特别容易触发夜惊。
正确做法是:白天的每个小觉,都要让孩子睡好,千万不要想着白天不睡,晚上正好一把睡回来。
4、不要给孩子看害怕的、暴力的动画片内容
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大脑会处理白天接受的各种信息。
如果我们给孩子看了很多害怕的、暴力的视频、动画片,或者目睹了激烈的争吵打闹过程,这些信息会在快速眼动期回放,从而触发夜惊或者是噩梦。
已经看了怎么办?也不用太担心,因为触发夜惊是有概率的,以后别看了就行。
我们可以在睡前通过轻柔讲故事、泡热水澡、听舒缓的入睡音乐、按摩抚触、拥抱孩子等方式来缓解情绪正规配资论坛,也能帮助孩子获得好睡眠。
发布于:陕西省涨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